写在前面
项目位于青岛崂山雕龙嘴村,拥有这中国最美乡村的名号,崂山东麓与海岬之间静静的卧着些许村子之一。建筑向东迎着大海,日出时的霞光可以铺满目之所及的整个视野。
本案是我们在民居的原始状态下接手的一个建筑改造项目,初见面时临街的山墙上悬挂着巨大的雕龙农家宴五个大字,见证了两个业态的更迭:因消费需求而自然产生、环境粗放、后被新消费市场淘汰的农家宴;迭代到为适应新消费的定位,从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再到后期运营服务都符合商业逻辑,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品牌民宿。
逻辑
项目位置位于村级公路与村道的交叉路口,行至雕龙嘴村后转过临海观光平台首先会注意到的一处建筑,道路直冲建筑的方向,形成了由远及近且焦点不变的视觉中心,位置特点决定了在品牌展示与引导方面拥有拥有绝佳的优势,我们设计外立面时把品牌标识的不同距离的展示效果都做了细化设计,帮助品牌在获客方面拦截了最大数量的自然客流。一层以及二层局部作为餐饮咖啡区域,与客房分摊了绝佳的海景视野,动线又绝对分离,保证了用餐以及居住的双重体验。
立面细节
建筑整个沿街道标高落差将近两米,设计上采用台地错落的形式将室外场地改造为餐饮外摆区域。
原始屋顶有一处坡屋面的山墙区域,这几种将此处异化为广告位,成为标识展示的制高点
早上的晨曦漫过海面照射到建筑上,此时建筑通体是暖洋洋的颜色,炊烟杂陈的街巷,期待着与君共赏霞与云烟
自然向心力
建筑置身于山海之间,除了村子里人为的痕迹,横亘身后的高山,与绵延的大海无不在宣示着周遭的自然印记,我们借此区位,从空间渗透到材质表达方面尽量做到与自然对话,形成一处向外看山看海,向内观自己的灵魂场域。
入口引导标识设计
元素思辨
如果你置身村中,你会发现除了钢筋水泥,剩余的建筑材料皆为本地特产,这也是民居的特点,但近代的民居,常常带有粗糙的印记。
我们认为当地的在地性材料最接近地域性风土的人文内核,符合本地文化沿革,甚至可以折射出人群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只是,过于潦草的施工细节缺乏对于人的精神属地的关注。我们提取出这些自然元素,然后将其按照当代的设计手法重新植入空间之中,营造符合现代人审美期待又可以还原自然内核的氛围。
餐厅区域
临海餐厅一角
客房
BEFORE
AFTER
尾声
感谢读到这里,跳出设计说一些针对民宿这一业态的题外话。一处民居从原始状态改造为符合甚至超出大众认知的消费场所,中间需要关注的事件可能超出大部分人的认知。只有全流程参与的团队才知其中的需要调和的矛盾数量之巨,以至于设计团队只能用一切的未知都不是未知来做心理底线的铺设。我们以及甲方团队施工团队,统称为入局者,既是合作关系也似从山坡上滚下的雪球,中间的某一方耐力不够,会导致整个雪球的凝聚力溃散,结果的失控。
从村级规划,邻里意见,建筑本身的结构以及跟邻居盘根错节的诸多关系,到项目时间节点和投资预算。所有问题梳理下来会发现,民居改造型民宿的全案设计服务,代表我们设计成果的图纸成了成本相对低而且最为可控的一环。只能说落地不易,但我们愿意与有类似认知的朋友们一起努力,共赴山海
暂无留言
暂无留言